HHME2019大会高端论坛日程



时间

2019年9月21日
HHME2019大会高端论坛
主持人:张大庆 欧洲科学院院士
地点:南航江宁校区1号楼4楼报告厅
11:20-12:20 主题:5G赋能和谐人机环境
论坛嘉宾:戴国忠、杨孝宗、王涌天、陈东义、汪国平、贾维嘉


HHME2019大会高端论坛专家简介



张大庆

简介: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IEEE Fellow(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普适计算专委会副主任。1996年获得意大利罗马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法国巴黎国立电信学院、法国科学院一级终身教授, 新加坡资讯通讯研究院智能家庭实验室创建主任, 情景感知系统部创建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普适计算、情境感知计算、城市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在相关国际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280余篇,国际国内专利20余项。所创的情境感知模型被国际普适计算、移动计算和服务计算学术界广泛采用, 文章总引用14600余次,H因子59,单篇论文最高它引次数超过 1500 次 (根据 Google Scholar), 并被普适计算领域顶级会议 IEEE PerCom 2013 授予“十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张大庆教授近年来在感知大数据分析、群智感知和无接触感知等新兴研究方向工作, 先后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全部4个普适计算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或提名奖,包括CCF A类会议ACM UbiComp 2015、2016 的最佳论文提名奖。张大庆教授是普适计算顶级期刊IEEE Pervasive Computing、ACM会刊IMWUT、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的编委, 担任过10多个国际会议的大会或程序委员会主席, 应邀在20多个国际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


戴国忠

简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2-1985年在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做访问学者。担任ACM SIGCHI中国分会荣誉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主任。曾任科技部863 CIMS项目专家组成员、973项目咨询专家、北京市科委CIMS工程首席专家。戴国忠研究员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工程、人机交互技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专著2部。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获中科院和部委科技进步奖。并获得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Chinagraph)贡献奖、和谐人机环境会议(HHME)终身成就奖。


杨孝宗

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曾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荣获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容错计算终身成就奖。1973年开始从事容错计算研究至今,曾完成“神舟”飞船返回舱容错计算机样机研制。任第六,第十二届全国容错会主席。1996年开始从事可穿戴计算研究,完成多项国家部委的可穿戴计算系统的研制,出任第一届,第六届全国可穿戴计算会议主席。曾获部委级一等二等奖十几项,发表文章近百篇。


王涌天

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光电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博导,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云计算和大数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专家组副组长,国家信标委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标准工作组组长,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等职。 长期在技术光学和虚拟现实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关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发表专著2部、论文40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0余项。


陈东义

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移动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GVU 研究中心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2002-2005) 加拿大 西安大略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德国不莱梅大学客座教授,合作博士生导师(2009,2013-2017)。1998以来专一从事可穿戴计算及AR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曾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加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发明专利20余项,论文约百余篇。组织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德国可穿戴计算研讨会,担任中方主席。组织第三届至第十届中国可穿戴计算学术大会,担任大会主席或执行主席或指导委员会成员。IEEE SMCS TC on IWCD 联合主席 (IEEE SMCS TC on Interactive and Wearable Computing and Devices)。最近主要研究兴趣为:智能织物、远程立体视觉、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情感计算、生理计算。


汪国平

简介: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等,现任北京市虚拟仿真与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图形与交互技术实验室主任。他主持研发了一个基于自适应离散特征化的三维造型系统、基于物理的仿真引擎、CAD/CAE一体化的设计优化仿真迭代系统、超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现实支撑平台、基于图像的三维模型重建系统等。以上系统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航空飞行模拟器、战场仿真,海洋可视化,工程设计仿真与文化娱乐等方面有良好应用。2008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AD与图形学专委会主任委员,CSIAM GDC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军委科技委领域专家,国家信息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信息标准化委员会SC24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专委会主任委员,图学学报主编和VR&IH副主编等。


贾维嘉

简介:
贾维嘉教授于82及84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工学学士以及硕士学位;84-87年留校;87-88年任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学者;88年回国任中南工业大学讲师;92-93年在比利时蒙斯理工学院攻读博士;93年8月获博士学位;93-95在德国国家信息科学中心(GMD)博士后;95-13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2014-2017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全职致远讲席教授;2018年加盟澳门大学任讲座教授和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实体对象传感,人机物融合知识图谱构建与大数据处理、下一代无线通信协议、物联网。在组播通信、多媒体通信等领域均取得了诸多国内外领先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Anycast (选播) 路由协议研究领域和网络匹配方面进行了先驱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近年在顶级国际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多篇(H-index 48)。曾被多个权威国际会议邀请做大会主题演讲。撰写了专著2部(一部由Springer出版)和参与了12部书籍的撰写。主持多项澳门/香港政府科学基金和应用研究及发展基金。参与国家科技部973和863项目各两项。16获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0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07年获教育部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二);获专利五项(其中二项美国专利,五项中国专利)。他的团队设计和实现了物联网安全通信平台,实现了一系列多媒体传感器,手机及个人网关产品。以方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简便地进行多媒体传感、通信、举行视频会议以及远程移动监控等。产品连续获2010,2011年深圳高科技展会最佳产品奖。担任IEEE国际学术会议程序主席、分会主席、程序委员。近年在IEEE,ACM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与大会报告近20次。曾任IEEE TPDS和ComCom编委,国家千人计划2013年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