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时代的人机交互沙龙

智能时代的人机交互沙龙

吕菲

范向民
中科院软件所
副研究员
“百人计划”入选者

报告题目:用户情境隐式感知与智能干预

个人简介: 范向民,博士,中科院软件所人机交互实验室副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他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人机交互,研究兴趣包括智能交互(前沿AI技术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移动界面、情境感知计算以及它们在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曾在ACM CHI, IUI等人机交互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十多篇高水平论文,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审稿人。作为负责人或课题骨干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美国教育科学(IES)重点项目等多类重大科研项目。多项成果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和北京协和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成功应用。


张柳新

张柳新
联想研究院
高级经理
资深研究员

报告题目:智能互联网时代下人机交互的挑战与机遇

个人简介: 张柳新,博士,联想研究院技术战略与创新平台高级经理/资深研究员,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2004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智能人机交互、自然用户界面等。2010年加入联想研究院并工作至今,其中2010年至2012年期间,主要负责联想战略创新产品(如第一代乐Phone、乐Pad、智能电视、Horizon智能桌面等)的体验创新工作,致力于将多模态融合的自然交互技术应用于用户体验创新。2012年-2014年期间,参与组建部门人机交互研究团队并负责下一代智能交互设备的研发工作,开发出智能投影、智能大屏等多个创新智能交互设备原型。2014年至今,作为负责人带领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研究团队持续致力于从用户价值和体验创新出发为公司挖掘新的业务机会,孵化出智能家居套件、智能魔镜、全息桌面、智慧园区等原型,重点助力公司智能赋能行业的落地。工作期间曾提出多种创新交互范式与技术(如VoiceTip, Z-Pinch,Fish Tank VR、Pie Menu等)并成功应用于产品,获得相关专利50余项,在重要会议和期刊(COLING, IEEE Access)上发表论文2篇。


翁东东

翁东东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宜居化虚拟现实及其对人机交互的新挑战

个人简介: 翁冬冬,男,汉族,1979年1月生。2001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博士学位。2006年9月受聘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并工作至今,其中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应邀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以及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技术和整体负责人参与主持了包括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虚实融合显示装置”,国家支撑计划“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应用示范”,国家支撑计划“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康复技术与产品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于增强现实动态虚实遮挡问题的编码孔径图像深度获取方法”,广东产学研项目“多人多触点大型表面交互设备以及轻便式、低功耗人机交互设备的研究”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参与了包括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973项目子课题、军口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省部级产学研课题在内的多项课题的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和硕士研究生三十余人,并曾获国家级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省部级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以及市级和校级奖励六项,申请专利十余项,获授权专利五项。


程时伟

程时伟
浙江工业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视觉感知驱动的智能交互与用户体验研究

个人简介: 程时伟,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普适计算、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可视化等。美国计算机学会ACM SIGCHI中国分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人机交互专委委员、协同计算专委委员、普适计算专委委员,浙江省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IEEE 交互式与可穿戴计算设备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可视分析与表达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委委员、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委员。担任人机交互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与会议IJHCS、CHI、CSCW、Ubicomp审稿人。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与大数据子课题、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在人机交互国际Top会议CHI,CSCW,以及PUC、JMUI、电子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SCI、E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获得人机交互领域国际顶级会议CSCW2015最佳论文提名奖。此外,出版教材1部、译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2项。

涂华伟

涂华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手势交互设计

个人简介: 涂华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2012年在日本高知工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到2014年期间,分别在日本立命馆大学和英国斯旺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是人机交互,主要关注方向是手势交互、触控交互、笔交互、用户界面设计和人因错误等。在人机交互顶级期刊ACM TOCHI和顶级会议ACM CHI,以及IWC、IJHCI以及其其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若干项国家基金和江苏省基金,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研发子课题和面上基金等。担任国际会议APCHI 2012和2014,IDHF2014和2016,以及Chinese CHI 2014-2018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人机交互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与会议IJHCS、CHI、UIST以及MUM、TEI、PervasiveHealth、Ergonomics、IUI、Mobile HCI、IJHCI、IWC的审稿人。目前是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理事和中国计算机协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


吕菲

吕菲
北京邮电大学
硕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基于现实的交互界面设计

个人简介: 吕菲,博士,硕导,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讲师,曾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北邮通讯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机交互、用户界面。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在人机交互顶级会议ACM CHI上发表论文3篇(CCF A类),在顶级期刊IJHCS(CCF A类)、顶级会议ACM CSCW(CCF A类)、重要期刊IJHCI(CCF B类)上共发表论文3篇,在重要期刊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影响因子2.188,JCR二区)上发表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李来林

李来林
物灵AI
产品负责人、合伙人

个人简介: 先后任职中国普天、科大讯飞、竹间智能,负责AI产品设计与产品落地。长达6年的AI从业经历中,曾为中国移动、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爱奇艺等大型企业及互联网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分析报告、战略层的规划、范围层的约束、结构层的梳理、构架层的搭建以及最终产品的落地的total solution。2015年组成敏捷团队,在国内尚无智能音箱品类之时,定义了第一款智能音箱的turnkey解决方案,方案包含了语音交互引擎以及VUI交互设计。一直秉承着做有温度的VUI交互,打通生活场景,提升操控幸福感。后转攻多模态情感交互,期待通过更多维度的场景信息,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和个性化,拉近机器与人的距离。加入物灵科技,致力于通过多模态⼈工智能技术+关系式⼈机交互系统,打造有⽣命感的AI-IOT消费者品牌。


汪云海

汪云海
博士
山东大学
“齐鲁青年学者”
特聘教授

报告题目:面向大规模图探索的结构感知鱼眼视图

报告摘要: 交互式大规模图分析中,用户常常采用鱼眼视图对局部图结构进行放大;然而,现有鱼眼方法均存在变形严重、视觉混乱等缺点,导致图中的结构信息可读性很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结构感知的鱼眼视图,不仅能降低鱼眼放大中的时空变形问题还能提高图结构的可读性。此外,我们针对不同的图分析任务,设计了相应的鱼眼视图,包括多焦点放大镜、类结构放大镜和路径放大镜。用户调查实验表明我们的方法能极大提高图结构的可读性和图探索的效率。

个人简介: 汪云海,博士,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201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14年入选深圳市孔雀计划、2017年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可视化和计算机图形学,在ACM TOG、ACM SIGGRAPH (Asia)、IEEE TVCG、IEEE VIS等可视化与图形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ACM TOG、IEEE TVCG等第一作者论文12篇以及IEEE Vis 2018第一作者大会报告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