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FCS专题研讨会:普适计算与智慧城市

FCS专题研讨会:普适计算与智慧城市

论坛主席:王静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个人简介:
        王静远,2011 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的交叉应用。
         承担和参与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欧盟第六框架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计算机领域顶级学术会议ACM KDD、IEEE ICDM、AAAI,IEEE Infocom,权威国际学术期刊IEEE Intelligent System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JNCA、Plos One等。并申请中国专利9项,美国专利2项。担任SCI期刊Frontier of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前沿》 Managing Editor。


报告题目:以人为中心智慧城市的探索与展望
报告人:王亚莎,北京大学

个人简介:
        王亚沙,博士、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中国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技术专题组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常务委员。研究方向为普适计算、城市计算、数据分析、软件工程等,在Ubicomp、CSCW、IEEE IoT、THMS、ICW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负责人承担自然基金、863、重大科技专项等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国家级研究课题4项。通过与国内知名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合作,其研究成果已经推广应用到全国20多个城市。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

报告摘要: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主题。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感知、理解、优化城市的管理、运作,并为市民提供更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成为各国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共同战略。纵观现有的智慧城市研究和建设方案,很多是从城市管理者的宏观视角,为政府提供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决策支持。与这些方案不同,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的团队,尝试从市民的微观视角,探索城市如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本地服务,使城市中的人生活更加便捷的技术和系统,并将此研究目标称为“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城市”。本报告将首先介绍“以人为中心智慧城市”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然后介绍北京大学团队在智慧城市领域知识建模与共享、智慧应用开发与运行支撑、城市数据分析与智能萃取、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尝试,最后给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和展望。


报告题目:从群体感知到群智计算
报告人:郭斌,西北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
        郭斌,工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2009年3月在日本庆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法国国立电信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12月以“海外人才引进”的方式,特评为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3年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4年破格晋升教授。
        现工作于陕西省嵌入式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普适计算和群体感知计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课题,并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973、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重大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如IEEE TMC, IEEE THMS, IEEE TITS, ACM TKDD, ACM Computing Surveys, IEEE Comm. Surveys and Tutorials, UbiComp, INFOCOM等上面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两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3),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排名1),获得CPSCom’13、GPC’12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4次。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Human Machine System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IEEE Internet of Things》等国际权威期刊编委或客座编辑,担任IEEE UIC’15, IEEE CPSCom’16等国际会议主席或程序主席等职务。IEEE高级会员,CCF高级会员,CCF普适计算专委常务委员。

报告摘要:
        “移动群体感知”(Mobile Crowd Sensing)作为一种新的感知模式近年来成为国际前沿研究热点,在参与者评估优选、参与者激励机制、弱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多创新成果。本报告介绍移动群体感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群智计算,阐述其概念、研究挑战及模型方法,并结合我们近期开展的研究开展研讨。


报告题目:智慧城市与城市大数据
报告人:王静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个人简介:
        王静远,2011 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的交叉应用。
承担和参与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欧盟第六框架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计算机领域顶级学术会议ACM KDD、IEEE ICDM、AAAI,IEEE Infocom,权威国际学术期刊IEEE Intelligent System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JNCA、Plos One等。并申请中国专利9项,美国专利2项。担任SCI期刊Frontier of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前沿》 Managing Editor。

报告摘要:
        城市大数据技术是从数据科学的角度,研究能够理解和改善城市运行机理的共性技术,如城市数据处理、城市数据建模、城市预测分析与数据可视化等。城市中多种来源的异构数据,即多源城市数据,是分析和理解城市的有利工具。研究多源城市数据的融合、建模和分析技术,能够为解决城市挑战性问题(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能耗增加、规划落后等)提供有力支撑。
        在本报告中,我们介绍了北航计算机学院智慧城市研究小组基于浮动车GPS轨迹数据、手机定位数据等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进行的关于城市交通分析、城市人口识别、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与选址等方面的多项研究工作。报告的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同城市规划学科、城市地理学科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在跨学科领域应用的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报告题目:城市移动行为分析:现状与挑战
报告人:陈龙彪

个人简介:
        陈龙彪,博士,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助理教授。2016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和巴黎第六大学。现工作于福建省智慧城市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感知计算、城市移动行为分析、普适计算。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IEEE TITS, IEEE THMS等JCR三区以上期刊论文4篇,CCF A类会议ACM UbiComp论文三篇,并获得ACM UbiComp 2015和2016最佳论文提名奖。获得国家专利4项,参与国家973项目、863项目、欧盟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厦门大学校长基金一项。担任IEEE UIC 2017程序委员会委员,CCF HHME 2017 Tutorial论坛主席。ACM SIGSPATIAL CHINA委员。

报告摘要:
        随着物联网、传感设备和群智感知技术的发展,积累了海量的城市感知数据,也称为数字脚印。城市移动行为分析(Urban Mobility Behavior Analytics)致力于从海量数字脚印中揭示其背后的个体或群体特征,挖掘其对应的时空移动规律,理解其隐含的人类行为模式,并应用于智能交通、城市规划、应急响应等城市管理的重要领域。本报告将介绍城市移动行为分析的概念、当前主要研究热点(包括移动行为的可视化、推断与预测、模式识别和异常发现等)和未来挑战,并结合我们近期工作展开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