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报国”人机智能计算系统及系列教材建设分论坛
8月22日(星期五)9:00-11:30
地点: 三楼广州厅
嘉宾简介 | |
---|---|
![]() 周兴社 西北工业大学 |
简介:
报告题目: 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
报告摘要: 随着机器人技术向智能化、系统化加速演进,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已成为产业创新的核心支撑。本报告围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生态建设”三位一体发展路径,探讨高校如何响应技术变革需求;旨在为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可复用的教育范式,助力培养驾驭复杂机器人系统的新工科人才。 |
![]() 李玲 中国科学院 |
简介:
报告题目: 智能计算系统人才培养的探索及思考
报告摘要: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深刻重塑科研范式和产业格局。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离不开AI基础设施的支撑,亟需贯通软硬件技术栈的智能计算系统人才。中国科学院开设了国际首门 “智能计算系统”课程,探索智能计算系统人才所需的知识体系、思维体系、创新体系,为智能时代的发展培养人才。 |
![]() 郭斌 西北工业大学 |
简介:
报告题目: 智能计算系统总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报告简介: 人类正在进入“人机物”融合万物智能互联的时代。智能计算系统面向人机物融合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发展需求,涵盖了AI算法与软硬件资源,以实现不同层次的智能任务或提供更高效的智能系统为目标,目的是构建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持续演化能力的计算系统,提供泛在普适、灵活高效、绿色透明的计算服务。本次报告将分享西工大面向智能计算系统总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所开展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 华宇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
报告题目: 面向软硬一体的智能存储系统
报告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存储系统在性能、能效和智能化管理方面面临挑战。本报告聚焦于软硬一体的智能存储系统,从理论基础、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探讨。在理论基础方面, 构建了融合新型存储硬件与智能算法的创新架构;在技术实践方面,采用了依托基础理论和注重原型开发的教学方法,通过存储硬件实验平台实现智能缓存、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具有体系结构设计能力和智能算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新兴领域对智能存储系统的迫切需求。报告将分享在课程建设和产学研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为推动存储领域的教育创新提供参考。 |
![]() 万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简介:
报告题目: 面向智能计算的人机交互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研究
报告简介: 智能计算系统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机交互(HCI)的需求和范式。随着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6G、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人机交互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形界面或触控操作,而是向更自然、智能、沉浸式和个性化的方向演进。报告探讨了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技术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与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结合陕西省智能人机交互与可穿戴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给出实验室在智能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教材建设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