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主席

唐振明
中软国际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

简介:
       唐振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司库,中国电子信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兼服务外包工作委员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副理事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副组长,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于2000年加入中软国际,长期负责公司战略规划与业务扩展,参与多项政府与企业间的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在北京理工大学产业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包括设立奖学金及捐赠支持人才培养。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卓越服务奖”等。

 

陈立明
讲席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简介:
       陈立明,讲席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博士。主要从事数据分析、普适计算、人工智能、智能信息物理系统及在数字医疗、智慧医养,物联网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在英国工作近30年,曾担任德蒙福特大学情景、智能和交互实验室主任、阿尔斯特大学计算学院科研副院长、欧盟地平线(EU Horizon2020) MSCA ITN ACOSSING项目首席科学家,英国国家工程物理科学研究院、欧盟研究框架、国际工业合作伙伴如SAP、BT和PwC资助的十多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IET会士,英国研究创新基金、欧盟、荷兰、加拿大、丹麦和智利等国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2024年入职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并领导智能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中心。

 

方玲玲
教授
辽宁师范大学

简介:
       方玲玲,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苏州大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研究方向为基于AI的数字医疗、智慧医养,基于影像分析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入选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本地高层次人才“青年才俊”及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大连市科技创新等项目。

 

论坛专家

罗钟铉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简介:
        罗钟铉,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副理事长,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点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泛在网络与服务软件》重点实验室主任,日本立命馆大学客座教授。曾兼任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软件与信息学院院长以及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院长,多年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几何、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及水下敏捷机器人等。近年主持承担和完成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近二十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项重大服务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兴伟
东北大学副校长

简介:
        王兴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兴辽计划特聘教授,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编委。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辽宁省智能互联网理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於志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

简介:
        於志文,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常务理事、普适计算专委主任。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普适计算、人机系统、社会感知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海文
大连大学副校长

简介:
        刘海文,大连大学二级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大连实验室理事会理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学者Humboldt Fellow,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Fellow,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和第十届江西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其从事微波超导与低温电子器件、微波毫米波雷达天文系统、3D打印器件与天线系统、深空探测与低空经济安全研究,先后创建江西省射频通信与传感器网络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和陕西省深空探测智能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万如意
中软国际副总裁、AIGC研究院院长

简介:
        万如意博士现任中软国际副总裁、中软国际AIGC研究院院长、解放号总裁。万博士先后带领团队在大数据、知识图谱、大模型和GenAI等领域方向完成从0-1孵化创新业务,构筑服务于数字政府、智慧教育、采购数字化转型、市场数字化洞察、产业数字化等行业的成熟数据应用、大模型产品和解决方案。打造了政府、教育、金融、建筑、军工等行业的大量标杆案例,并获得多项行业奖项。此外,万博士也有丰富的产学研结合积累,担任财政部《中国政府采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数字政府标准委员会专家,推动各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

王茜莺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技术委员会秘书长,CCF 常务理事

简介:
        王茜莺博士,女,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和工业管理双硕士,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机交互专业博士。 现任联想集团全球副总裁,联想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联想CTO组织技术战略与平台负责人。 2019年5月,王茜莺登上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2020年12月,王茜莺负责的“交互式智慧课堂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3年9月,所参与的“数实融合精准导学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3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10月,当选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第十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24年11月,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会士。

许宏印
中国联通辽宁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联通智慧教育军团长

简介:
        许宏印,中国联通辽宁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联通智慧教育军团长。吉林大学光通信专业毕业,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 荣获2013年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 年辽宁联通“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6 年沈阳市“五四”荣誉奖章,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荣获“沈阳央企十大杰出企业家”称号。现任辽宁物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辽宁ICT生态俱乐部副理事长、辽宁联通5G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辽宁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主导辽宁省政府数据中心、辽宁省政府数字基座、辽宁省智慧应急、辽宁省智慧环保等多个省级重点平台项目建设;同时,深度洞察、积极推进教育行业发展,指导联通智教大模型开发,与北师大联合申报国家级“教育学”学科大模型建设项目,并携手北师大、川大、藏大、沈航等一批高校联合共创,打造AI+应用,破解校园服务难题,以智能技术赋能管理效能提升、教学模式重构和个性化学习革命,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发展。

赵起超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简介:
        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人因与工效学国际奖IEA/Kingfar Award发起人、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与电子产品用户体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委员 & 关键技术联合组长、全国信标委XR扩展现实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兼任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 中国用户体验联盟副理事长。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国防科技计划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主持和参编国家/国际标准多项。带领团队研发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人因工程与智能边缘计算产品和技术,累计申请全球专利超500项,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及认证,科技成果服务于高等院校及国防科技机构,并支撑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0余篇。

企业报告一:中软国际在全场景AI落地行业的探索与实践
万如意 照片
万如意
中软国际副总裁、AIGC研究院院长
报告摘要:

本报告深度解析中软国际在AI规模化落地中的挑战与破局之道。基于诸多项目实践,报告核心围绕:
1. 放大价值:推动企业从“上云”到“AI原生”,以R1产品矩阵加速大模型和智能体落地行业的价值释放;
2. 攻克瓶颈:运用多Agent协同、语义编织、知识图谱等技术,有效消除模型“幻觉”,提升ROI、消除客户顾虑;
3. 共建生态:依托国产算力,打造“一场三中心”,整合行业方案与算力,构建全栈AI服务能力,深化产业生态链,共促产业智能升级。

企业报告二:从人机交互到人智交互:联想超级智能体探索与实践
王茜莺 照片
王茜莺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技术委员会秘书长,CCF 常务理事
报告摘要:

本报告聚焦“超级智能体”时代的人智交互挑战,探讨联想在感知交互,认知决策与自主演进三大核心维度的系统性布局。系统通过主动感知实现对用户状态与环境的精准解读与响应;调用跨设备、跨生态的本地知识库,准确理解复杂意图,做出推理与判断;同时通过任务分解、自主编排与跨生态工具调用,实现复杂任务的自动执行。三大功能均以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基座。报告将系统阐释超级智能体如何成为个人与企业可信赖的“认知操作系统”。

企业报告三:数智赋能,联通万象-中国联通以业务场景为驱动的AI创新之路
许宏印 照片
许宏印
中国联通辽宁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联通智慧教育军团长
报告摘要:
本报告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及中国联通实践,围绕三方面内容展开介绍:
1、大模型对技术产业带来革命性影响;
2、中国联通人工智能五位一体布局;
3、AI赋能千行百业。

企业报告四:人因智能产教融合和共建未来产业学院探索
赵起超 照片
赵起超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摘要:

1. 人因工程学科发展趋势;
2. 人工智能时代以人为本研究的重要性;
3. 人因工程共性关键技术与国家未来产业融合的发展机遇;
4. 基于人因智能技术共建未来产业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分享模式。